2025年11月11日,“乘东风 定乾坤”新质造品质之旅,由三十余家主流党政央媒、权威财经媒体、商用车垂类头部媒体及行业KOL自媒体组成的媒体团走进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襄阳工厂。此前11月10日武汉国际商用车展上,东风轻型车已发布高端品牌“东风乾坤”、东风乾坤K6与多利卡王者归来双新品及“2030年新能源渗透率超60%”战略(以下简称“三新“),此次探访以“智造印证战略落地”为核心,解码“新质造”全链路逻辑。
智能运营中枢:“数字大脑”护航新品量产
探访首站为智能制造运营中心。品牌体验中心内,历史车型与沙盘串联迭代历程;数字化运营中心的“智造指挥大屏”上,东风乾坤K6、多利卡王者归来的实时生产数据格外醒目——这两款车展新品已进入柔性量产阶段。

轻卡总装车间可灵活适配乾坤K6“睡眠座舱”定制装配与多利卡多场景配置切换。媒体团记录数据时,有记者感慨:“从车展发布到量产的无缝衔接,全流程可视化就是‘新质造’的硬核支撑!”
核心车间:柔性智造见证“三新”底气
媒体团深入三大车间,见证新品牌、新产品的量产实力,现场场景令众人叹服。

VAN车总装车间的“全国首个滑板底盘VAN车生产线”,实现“可卡可VAN”“可油可电”制造,产能翻倍,呼应“强电智驱”战略,媒体围绕布局与技术人员高频互动。
焊装车间内154台KUKA机器人实现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,生产效率翻番,整车骨骼精度持续提升,并通过集中净化处理实现绿色减排,成功迈向智能化、绿色化制造新阶段。——这正是东风乾坤系列车型“承载升级”的核心制造保障。商用车垂类记者直言:“没想到商用车焊装精度能达到这个水平,新品牌车型的硬核实力有了制造支撑!”
轻卡总装车间的“AGV舞蹈”成焦点:主线60组AGV自动配送零部件,物流配送自动化率达到领先水平,34个岗位配触摸屏指示,9个力矩拧紧设备保障精度。“一条生产线能混产燃油、混动、新能源等车型,还能切换600多种配置,商用车总装车间已如此先进!”不少媒体交流时表示,“这次时间有限,后续一定带团队再来做深度报道。”
授证与专访:共话品质未来
轻卡总装车间车辆下线处,“东风新质造品质见证官”授证仪式启幕。襄阳工厂副厂长(主持工作)金晓栋、QTCS部副部长(主持工作)陈雪莉、品牌公关部副部长(主持工作)屈洪宇、全国劳模魏明伟共同为在场媒体朋友授证。此证书不仅是纪念,更解锁‘首发体验官’‘品牌合伙人’等特权,邀媒体朋友持续见证东风轻型车‘新质造’。

授证后专访聚焦“三新”落地:金晓栋透露“25兆瓦光伏已并网,12月底实现56兆瓦全并网,年减碳3.2万吨”,呼应车展新能源战略;陈雪莉介绍“单车质量追溯档案覆盖冲压、焊装、涂装、总装等5大工程2584个控制点,从核心部件到整车装配全链路可追溯”;魏明伟则从制造端创新角度补充:“所有课题都来自生产痛点——比如针对重体力装配工位,研发出前悬安装、制动系统装配等20余项辅具。就是靠这些‘抠细节’的改善,把品质‘造’进每一台车的生产环节里。”
工匠阵地:合影定格初心
最后,媒体团走进东风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集群——魏明伟劳模创新工作室。1008平方米阵地内,25项专利、782项改善成果(创效超4000万元)展陈醒目,“前悬安装辅具”等实物印证“小创新解决大难题”。

参观尾声,全体成员来到工作室的主题墙前。墙上“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,要立这个志向,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”的重要论述熠熠生辉,大家在此并肩合影。背景中,蓝色横幅上“乘东风 定乾坤 东风轻型车2025‘新质造’品质之旅”的字样,与红色主题墙形成鲜明呼应,既是对本次旅程的圆满总结,更锚定了东风轻型车“掌握核心技术,做强民族品牌”的长期志向。至此,东风轻型车“新质造”品质之旅完美收官。
“从武汉研发总部的技术突破,到襄阳智能工厂的制造匠心,再到工作室里的精神传承,这三天看到的不仅是东风轻型车的硬实力,更感受到了民族品牌的初心与担当。”返程途中,有媒体老师感慨。而这场品质之旅的落幕,亦是东风轻型车“新质造”传播的新起点——未来,更多“以技术谋创新、以匠心守品质、以初心强品牌”的故事,将通过媒体的镜头与笔触,传递给行业与用户,持续引领商用车高质量发展。
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